强党建、聚合力 为九江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闽商力量

陈俞东

在赣北大地,长江之滨,活跃着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九江市福建商会。多年来,商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企业遵循“外引内联、互通信息、服务会员、促进发展”的办会宗旨,为九江市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闽商力量。

早在1997年,67家在浔(九江市简称)闽商在江西省率先成立九江市福建商会,成为全国第三家、省内第一家异地民间商会。作为闽赣两地经贸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商会以开放的姿态和卓越的成就,在商海中熠熠生辉,20多年间将会员企业发展到1900余家,汇聚30多个行业精英,投资总额突破2000亿元,会员企业年产值逾900亿元,吸收就业超10万人。九江市福建商会连续两次获评全国“四好”商会,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各类荣誉200余项。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抓牢抓好党建,是九江市福建商会整体工作的一大亮点。2003年,九江市福建商会在江西省异地商会率先成立党支部,推行党组织班子和管理层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如今已发展党员25名,共有党员35人,支委会成员均在商会管理层任职。党员企业家通过党支部培养成为商会的中坚力量,有的还主动参政议政,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一年来提交各类提案、议案和社情民意20余篇,参加会议建言献策15次。2024年,商会党支部在“七一”前召开党员大会,向7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党员企业家代表授予“党员示范岗”,鼓励他们继续擦亮党员名片,在商会中当先锋树模范。

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强党建。商会党支部突出强基固本、夯实党建基础。党支部按照“六有十上墙”标准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林阳华带领党员企业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此外,党支部还推动建立了妇女联合会、青年联谊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引导会员企业听党话跟党走,有效促进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党建工作有力促进了商会健康发展,更增强了会员企业的凝聚力。商会党支部连续16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成为九江市唯一的五星级商会基层党组织。

“双招双引”,助力经济发展

“双招双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九江市福建商会积极投身其中,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商会班子成员和各县(市)办事处负责人全程跟进项目情况。在招商引资方面,2023年以来共接待来浔考察的福建企业达30多家,从项目对接洽谈、落地服务到后续发展支持,提供全方位帮助,成功引入20多家福建企业落户九江,总投资额突破400亿元。在招才引智方面,与厦门大学九江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努力吸引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为提高“双招双引”成效,商会充分利用福建和九江两地广泛的人脉资源和商业网络,搭建沟通桥梁,主动对接福建省内重大招商活动,协助政府部门到福建参加“海峡经贸洽谈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17次。每年年会,商会都邀请市商务局负责人到场作招商推介,向众多闽商企业宣传九江市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吸引来浔考察投资。

通过多年努力,商会成功引进制造业、商贸物流等多领域的重大项目,带来大量资金技术,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为九江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连续两次获得九江市“双招双引”工作一等奖。

“万企兴万村”,共绘乡村新貌

自全国工商联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九江市福建商会积极响应号召,将乡村振兴作为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党员与困难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结合帮扶村发展现状,发挥会员企业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援助或联系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商会先后挂点帮扶都昌县苏山乡尖山村和前山村、土塘镇佛子村,修水县渣津镇石门村、上杭乡棋盘村,援建学校、卫生站、农家书屋等,累计捐款达800余万元。2023年3月,商会被评为江西省“万企兴万村”典型商会。

2024年9月,商会在修水县上杭乡棋盘村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经考察地方资源后,会长林钦平在江西省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会议上,与棋盘村签约了油茶、无花果种植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两个项目共计投资6000万元,并在后续调研帮扶活动中再次捐赠10万元,通过发展林果产业和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企资源优势和农村发展需求与高校衔接、结对共赢,帮助该村走上致富路。

2024年10月,商会开展“看变化、叙友情、促振兴”活动,实施定期回访、跟踪评估,动态调整帮扶策略,确保每一项举措精准对接村民真实需求,真正做到“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如今,都昌县三个挂点帮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时代新征程,九江市福建商会将继续秉持“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发挥商会更大优势,为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