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吴富生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社会工作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在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上下功夫,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健全四项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系

理顺党建工作机制。优化“两新”工委工作机制,将发改、工信、交通运输等31家行业管理部门纳入“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委员单位职责。打破行业壁垒,有效整合资源,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小个专”、新业态4个党建专项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管理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的党建工作格局。

健全归口管理机制。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充分发挥市委“两新”工委统筹指导作用,聚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小个专”、律师行业、物业服务等10个行业综合党委工作职责,链接党委和政府、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N个部门相关资源优势,通过活动共建、难题共商、市场共拓、经验共享,纵横联动推进党建工作归口管理责任落实。

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任务清单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量化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定期梳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清单,实现项目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建立互学互检制度,定期抽取区(县)、委员单位互学互检,通过联系调研、工作指导等方式,加强工作交流,激励比学赶超。

健全基础保障机制。实施财政“拨”、全额“返”、管理“支”和定向“奖”等多方联动,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增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底气。建好用好哈密市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服务站、法律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为10家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孵化培育功能初步显现。

建强三支队伍,夯实新兴领域党建组织基础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懂经营管理的党员选任为企业党组织书记,以“领头雁”作用带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引导244个新兴领域党组织和管理层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160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出资人、管理层成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建立共同学习、定期沟通、重大事项会商机制,推进落实“党建入章”,把党建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深入开展“领航行动”。研究制定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按照“行业主管、专业对口”原则,提高“一对一”指导比例,以在职党员干部为主,采取“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派2158名政治素质好、党建业务优、责任意识强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入企服务。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回执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党建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一起益企”报单作用,及时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大力实施“火种计划”。以园区、“三有”非公有制企业、从业3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为重点,侧重从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出资人(负责人)中发展党员,实施“双向培养”工程,不断为新兴领域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让“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实现应转尽转。积极开展党员职工定向招聘和专场推荐等活动,鼓励引导企业优先招录党员职工,切实打通党员就业晋升“绿色通道”。2024年,新发展党员234名,比上年增长3.5%,转接“口袋”党员35名。

突出党建赋能,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

政治激励赋能担当。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区县、行业综合党委培训班33期,全覆盖轮训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员骨干2327人。鼓励新兴领域各类群体积极参加自治区和市职业技能培训、竞赛,提升新兴领域各类群体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激发创新发展热情和爱岗敬业精神。

典型选树标杆引领。突出先进性和代表性,重点推荐政治过硬、工作实绩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充分挖掘各领域各层级各行业涌现的先进典型,把标杆树到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身边。选树培育区(县)级以上“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33个。深化“三学三亮三比”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408个,挂牌“共产党员商户”514户,引导党员在技术创新、攻坚克难、诚信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赋能提质增效。深入开展“一起益企”服务和“书记来敲门”活动,为全市471个新经济组织解决各类问题困难376件;搭建助企“连心桥”,建立企业信用推荐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融资25.8亿元。引导新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组织开展师带徒“一帮一、对对红”活动,新兴领域管理层、党员骨干与600余名少数民族职工结对帮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生产生活。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红色商圈等阵地全方位提供暖“新”服务,解决进门难、停车难、如厕难、吃饭难等问题;研究建立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依托哈密市律师协会、哈密市保险业协会、哈密市心理协会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金融、身心健康等无偿服务,支持新就业群体依法有序反映合理诉求,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发挥好移动“前哨”作用。

(作者系中共哈密市委副秘书长,哈密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