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随州市,每年香菇种植近4亿棒。为做优做强整个香菇产业链,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按照“把党组织建到链上、把先锋力量聚到链上、把服务保障送到链上”的工作目标和思路,选派党建指导员进驻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找准协会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融合点,指导行业协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香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引领菇农致富
随州市香菇种植历史悠久,多以散户种植为主,曾因缺乏统一技术指导,产量不高,品质不好,收益不稳定。党建指导员积极指导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组织香菇种植党员中心户,为菇农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菇农的种植水平,带领菇农走上致富路。
在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指导下,协会建立了香菇种植技术交流平台,创办了《随州食用菌》杂志,免费发放给菇农,方便菇农交流经验、解决难题,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香菇种植党员中心户开展香菇种植技术培训,组织党员技术能手深入田间地头,为菇农传授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菇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香菇种植包括制棒、点菌、划袋、注水、采摘、烘烤等各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散户的香菇种植规模。随州市食用菌协会以党员中心户为依托,推行集中制棒、集中点种、集中养菌、分散出菇的模式,推进香菇种植向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让各环节变得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到“智海弄潮”,如今,一部手机“一键掌控”数万菌棒,香菇种植实现自动喷水、自动通风、自动补光,越来越多的菇农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规模化种植转型,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学致富”的转变。目前,随州市已形成随南洪山、三里岗,随北草店、殷店、高城,广水吴店、郝店、蔡河3条香菇产业走廊,香菇产业从业人员达30余万人。
引导企业做强
香菇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积极推动产业链上的企业党组织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议事有规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与流程,推进企业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基地”等,激励产业链上全体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以党建引领企业做大做强。
一批香菇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火车头”,通过“龙头企业+党员中心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菌种是食用菌的“芯片”。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牵线搭桥,不断引导菌种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菌种生产,推进新品种研发。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香菇贸易公司,在食用菌协会党支部的引导和支持下,公司党支部书记罗圆带领技术人员研发香菇深加工,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研发的香菇酱料等系列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引航产业壮大
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随州香菇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香菇十条”等政策,创新开展“香菇产业集群贷”,着力推动香菇产业链发展。
为扩大随州香菇影响力,随州市食用菌协会推动打造了香菇博览馆、香菇主题公园,推动策划“寻根节香菇宴”“香菇主题旅游线路”等特色活动。为提高产品品质,推动随州香菇走向国际市场,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制定了《随州市食用菌行业自律公约》,主导制定《随州香菇固体菌种制作技术规程》等13项地方标准,填补国内菌种生产、冷链物流等领域标准空白。
“通过党建引领,协会整合香菇产业链骨干优势力量,不断深化拓展协会党建在产业链发展中的引领和集成作用,推动协会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随州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徐远莉表示。
如今,随州香菇产业形成了集菌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内外贸易、机械制造、品牌培育、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全产业链年产值近500亿元。
(本报通讯员 康军)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