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景区梅岭街道位于扬州老城核心区,地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社区聚集区,居民呈现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居民需求多样性等特点。为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激活基层“内生自治动力”,梅岭街道在景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秉承“锻长板、优布局、扬优势”的治理理念,在统筹治理资源上下功夫、在优化人员配置上想办法、在创新治理手段上花力气,以梅岭网格创新服务项目为抓手,以“党建+基层治理”为题,巧用“网格+”,收获治理“成效+”,让网格解忧既“精”且“细”,让网格治理有“效”又有“范”。
作为网格化管理先行试点街道,梅岭街道经过调研,总结街道三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党员干部、居民骨干、辖区青少年学生等群体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志愿服务的需求;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等群体提升网格治理意识和能力的需求;建设多方之间互通有无、协调统一的常态化联动平台需求。
针对实际需求,梅岭街道以8个社区为试点,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提升行动,从关注特殊群体、完善公益服务、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居民素质等方面入手,划分志愿服务、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社区环境治理、文明倡导等类型。搭稳组织框架,变“条块分治”为“网格联盟”;依托共治平台,变“社区独唱”为“多方合唱”;优化服务模式,变“群众上门”为“服务敲门”,高标准完成具有社区特色的网格项目创投活动,实现为民服务“月月巡回送、精准多元送、送到家门口、送到心坎上、送到需要处”,用多元服务让居民生活安心、舒心且又暖心,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家门口的幸福、家门口的便利,在“小网格”中实现居民幸福“满格”。
“网格+需求” 奏响基层治理“协同乐章”
梅岭街道坚持把满足居民需求作为网格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需求的每个关键小事当成大事对待。
充分整合辖区商圈经济资源,精心策划服务项目,形成一份涵盖居民衣食住行的公益服务“菜单”,通过巧妙嫁接搭建、益商联盟资源拓展,关注关爱辖区“一老一小”,促进社区、商户与居民“和合共融”,深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三联”模式,厚植民生底色,绘就幸福新画卷。
“网格+志愿” 铺就便民惠民“温暖之路”
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志愿服务为支撑”的服务体系,通过党员比着干带动群众一起干,鼓励党员带头主动投身民情走访、政策宣传、议事协商、环境维护等志愿服务行动,形成“网格+志愿”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网格志愿服务清单”,逐渐从居民等服务变为网格送服务。
街道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推动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常态化提供平安建设宣传、法律咨询、助老护幼等服务,开展包括垃圾分类进小区、文明知识宣传、便民利民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等活动,不断推动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向网格下沉,让志愿服务有效融入网格,真正做到便民服务零距离。
“网格+治理” 下好全民共治“联动棋”
以打造平安、稳定、放心网格为抓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开展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培训交流,打造一支善治理、善服务、善调解的网格队伍,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从“事后救火”向“事前防火”转变。
开展网格自治平台建设、网格空间阵地打造、“议+议”议事会、集中式培训、游学式参访、拓展式团建等活动,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以红色网格融合公益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让社区的网格化治理理念贯穿于每一项服务活动中,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公益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通过网格创投项目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居民对梅岭街道网格化治理的认知及参与意识,提高了参与对象在梅岭街道网格化治理中包括促参动员、组织孵化、议事协商等专业能力,让梅岭“全网通”实现基层党建与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服务的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和全面提升,有效推动“治理之网”更加厚实、更有韧劲。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扬州市景区梅岭街道办事处)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