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工作法 听民意解民困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探索“三三”工作法,通过夯实工作基础、拓展征集渠道、推动成果转化,搭建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走深走实。

完善“三项机制” 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建立协同联动格局。构建起由播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区信访局具体牵头,人大、政协等多部门相互协同的工作架构。做好“征求、收集、筛选、研判、反馈、转化、运用、留存”闭环工作流程,拟印发特约建议人制度、征集站点建设指引、激励奖励办法等多个配套文件,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汇集形成工作合力。

建好建议征集阵地。发挥好信访信息系统、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现有载体作用,建立人民建议网络征集平台,实现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以“小站点”托起“大民生”,架起民意“连心桥”,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信访接待点、群众工作之家等现有阵地,打造人民建议征集站点。

建强工作人才队伍。区级层面举办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示范培训班,带动区(县)、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实现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着力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人员队伍。其中,播州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开展快接、快派、快收、快处“四快”服务,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安排政治素质硬、业务知识强、服务意识好的专职人员补位,确保工作不脱节。

拓展“三个渠道” 用心倾听群众声音

面向群众“海选”。充分发挥“流动办公桌”作用,开通“线上线下”民意问卷,织密民情收集网,零距离面对面收集整理群众“需求清单”,听取居民建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社区(村)与居民群众共商共议共治新格局。2024年,全区各社区(村)党组织共领办“民生十件实事”1780件,已办结1641件,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组织代表“征选”。区人大将2024年确定为“代表建议落实年”,依托24个街道(镇)代表站、44个社区(村)代表联络室,将全区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代表站和代表联络室,基本建成联系群众的代表工作平台全覆盖体系。将人民建议征集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代表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广泛征集对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2024年,收集涉及教育文化、“三农”工作、卫生健康、经济发展等各类人民建议共计180条。

部门联动“筛选”。播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区信访局等相关部门对征集的人民建议分类整理,分解至各责任单位逐项分析研究,及时办理回应。建立工作专班由专人全程跟踪人民建议办理进展情况,实现“接待、收集、交办、办理、反馈”五步闭环。

聚焦“三个围绕” 提高成果转化质效

围绕过程开展监督。研究制定《遵义市播州区人大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方案》,定期召开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督办会。区级领导、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负责人分别于2024年4月、6月、10月深入各主办单位督促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主办单位按照“三办三访”原则,加强与提建议代表的联系沟通,精准理解代表建议内涵,共商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工作,着力推动人民建议高质量办理。

围绕成效开展评议。制定《人民建议征询意见表》,就“代表对办理单位的办理态度、办理结果、综合评价是否满意”分别征询代表意见。2024年,代表对承办单位办理态度满意的有172件、基本满意7件,满意度达96%;对承办单位办理结果满意的有158件、基本满意17件,满意度达91%;代表对承办单位综合评价满意的有164件、基本满意15件,满意度达92%。

围绕结果开展考核。播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会同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区信访局在各承办单位报送工作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自评、复核、综合评定等方式,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和区人大、区政协等部门反馈意见,形成考核评估结果,评选出优秀单位11家、表扬单位7家,推动播州区人民建议征集办理工作高质量开展。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