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措施抓落实,聚力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工作实践)

赵相鑫

山东省泰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强化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攻坚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三项重点,优化机制推动、活动拉动、典型带动、责任驱动四条路径,狠抓政治、制度、能力、作风四个保障,聚力开创社会工作新局面。

拓展深化

新兴领域党的建设

开展“泰山铸魂强基”行动。以深入推进“双融双创”行动为总抓手,健全“两新”工委工作协调、党建直联、清单管理、指导落实四项机制,搭建难题揭榜、业务大赛两个平台,探索行业(综合)党委推进“双融双创”行动工作模式,推动镇街园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各县(市、区)培树一批典型,开展分片“观摩比学”提升活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稳步推动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全覆盖。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提升新兴领域整体组织覆盖率。建立全链条衔接培养机制,破解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和管理难题。

开展“党建赋能聚力”行动。推进“泰山红链”工程,构建“制造业联盟(协会)党委+产业链党委+产业链商(协)会党组织”运行体系,深化产业链党建。实施“融合聚能·益企前行”工程,建强区域化联合党组织,提升7处企业聚集区党群服务阵地,实现党建共建、服务共享、信息共通、阵地共用、人才共育。

开展“泰暖新”品牌创建行动。以网约配送行业为突破口,构建多部门协同闭环服务机制,完善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社区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联建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管理、关爱凝聚前沿阵地作用。

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规范提升行动。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严格负责人人选审核。开展“互访互学”“联学联建”活动,分级建立100家联系点,鼓励社区与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融合共促。探索社会组织联合会管理模式,建立内部沟通协调机制,探索成立可行性报告机制,简化退出机制。

扎实推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全面凝聚多方共治合力。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加强跨部门工作协同和政策衔接。优化基层党组织体系,深化党建共建联建,推动基层治理资源优化配置,汇聚治理合力。推广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做法,推动问题诉求闭环高效解决。

有效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制定基层议事协商地方标准,培树“泰满意”议事协商品牌。举办“社区邻里节”,推动更多社会资源下沉社区,服务群众。深化“敲门入户·解忧纾困”等实践,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常态化整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提高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优化职业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建设、制度创新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后备人才库,搭建专业赋能平台,持续提升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总结推广新泰市社区工作者“六个一”能力提升经验做法,带动提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

深入挖掘基层善治潜力。重点培育提升智慧党建、议事协商等一批创新做法,建立典型案例库,推广创新实践成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线上收集、线下走访等方式,广泛倾听民声,加强分析研判,强化数智赋能,定期报告社情民意分析情况。

着力加强

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推动志愿服务治理效能转化。制定出台《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培树泰安“志敢当”服务品牌。实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轮值制度,建立以志愿服务联盟为纽带的多方联动机制,绘制资源地图,建立示范项目库,举办项目大赛、故事展播等系列活动,激发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内生动力,发挥志愿服务“站前台”“打头阵”作用。

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转化。实施“双百计划”,建立100个“社区+社会组织”观察点、100个“党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实训点,强化梯次培养。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基层党组织报到”活动,推广“共享+自治”模式,社区、属地单位等合力搭建基层服务平台。

推动群众信访诉求有效化解。指导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着力抓好信访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风险防范和矛盾排查,推动信访工作更好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

(作者系中共泰安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