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让我们社区工作者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在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马静难掩内心的激动与振奋。
七一社区位于许昌市老城区,长期以来,老旧庭院多、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改变这一状况,马静带领社区工作者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破题的关键一招。按照“300~500户一网格”的标准,把辖区内22个庭院精细划分成8个网格,构建起“党建引领+专业指导+群众自治”的治理架构,同时整合“三官一律”(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了家和兴矛调服务队,有效化解了社区里的矛盾纠纷,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辖区军分区小区建设年代久远,供电线路严重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马静回忆起小区曾经的用电困境,依然历历在目。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她多次入户走访,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同时,召集楼院长、居民代表、社区“两委”成员围坐一起,共同商议电网改造事宜,最终达成共识。如今,小区电网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困扰居民多年的用电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当小区的灯光重新亮起,居民们的笑容更加灿烂,对社区工作的认可也更深了一层。
新时代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要当好“领头雁”,更要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为此,马静经常带领社区“两委”成员与居民促膝谈心。在一次次的“唠家常”中,邻里纠纷悄然化解,家庭矛盾迎刃而解。2024年,在马静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160余起,调解有效率高达98%。如今,居民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马静、找社区。
居民的“心上事”就是社区工作者的“上心事”。扎根社区多年,马静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需求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服务落实在一线”。
在马静的带领下,七一社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其融入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如今,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社区治理的踊跃参与者。社区以“三级议事”聚民智,让居民的想法有处说、有人听、能落实;以多元服务惠民生,从医疗保健到文化娱乐,从就业指导到法律援助,全方位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马静心头的牵挂。在七一社区,老龄化趋势明显,6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马静深知,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打造了‘爱心粥’公益项目,开办了社区‘幸福大食堂’,为老年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早餐,解决‘一老一小’及新就业群体的用餐难题。”马静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马静带来了关于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她建议,要加大对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等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并下放到基层,提高老年人餐补标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马静坚定地说,“我们将继续探索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治理经验,努力打造组织有力、服务有温、邻里有爱的幸福共同体!”
(本报记者 范晓翌)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