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门社区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中部,是集高品质小区、老旧小区、待拆迁区域、商住一体和大型休闲购物场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人口基数庞大,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样,基层治理难度大。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结合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建设实际和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特点,杨家门社区积极探索以社区党委为“主心骨”、业委会为“当家人”、物业服务企业为“大管家”的三方协同共商共建共治路径的“三方协同 伙伴共治”基层议事协商机制,迭代升级“伙伴未来 红杨Yi家”社区品牌,推动党建引领下居民参与机制有效拓展、共建共治模式有效发挥、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地。
需求多方提 明确“议什么”
杨家门社区通过建阵地、搭平台、创载体,拓宽民情征集渠道,丰富民意收集方式。
“红杨伙伴‘说’,民情我来解”,网格长每周深入居民家中,开展民情夜访,以开门纳谏、主动问计的形式,倾听“红杨伙伴”的呼声。
依托小区“社情民意气象站”,让“居民有意见,直接找站长”成为习惯,居民可以前往各自小区的“气象站”反映诉求,由志愿者记录并提交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居委会。
小区睦邻站“回音壁”,打造“自助式”意见征集点,居民可将意见建议直接写于“回音壁”上,自助上报需求,由业委会统一收集反馈。多途径、多渠道收集居民需求,三方协同分析建议可行性,按照轻重缓急,进入议事协商程序。
过程三方议 规范“怎么议”
利用“1+2+N”党群服务阵地布局,搭建“伙伴会客厅”议事平台,理顺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在三方协同中的作用。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针对小区环境、邻里关系、公共设施维修、重大决策等小区议题和各类民生事项,每月或不定期召开三方协同议事会。
建立“出题、议题、审题、定题、亮题”议事流程,同步完善“我尊重”“我中立”等民主议事规则,推动实现疑难杂症协商解决。议事规定必须当场商讨解决措施,明确责任人,24小时处理完毕;对需要阶段性推进的措施,列出具体实施方案,确定谁负责、谁实施、谁监督。
事项闭环办 落实“如何做”
明确“形成提议—开展协商—确定方案—公示反馈—实施监督”闭环机制。
在完成前两个环节基础上,通过小区公告栏和小区业主群线下、线上双渠道向全体居民公示方案,三方协同统一意见,及时解答居民疑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共同监督跟进方案落实情况,并定期开展项目进度研讨会,确保项目按预定时间线推进,同时监督相关经费使用情况,保证方案顺利实施、问题有效解决,做到“一事一议、一案一策”闭环管理。
成效伙伴评 强化“群众督”
项目落地后,由小区居民代表组成“红杨伙伴”评判团,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实地查看,开展满意度测评,由“需求群众提”到“成效群众评”,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基层治理的主线,同时也加强了对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
此外,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每年还会对项目进行“回头看”,详细了解项目完成后运维、使用情况,针对不合理或不规范的元素,进入新的三方协同议事循环机制。
伙伴共治 提升效能
截至目前,杨家门社区已开展“三方协同 伙伴共治”议事协商会议30余场,成功解决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增设电动车停车棚、疏通小区顽疾积水、增设适老化健身设施等不同类型的民生议题。
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三方协同 伙伴共治”议事协商全过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作用,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激发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骨干等社区“内生动力”,开展深入实地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议事协商成果转化落地。迎凤一期落水管生锈破损,安全隐患大,在落实更换水管过程中,社区党委充分分析利弊,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排摸水管数量,业委会和楼道红管家做好居民动员、解释工作,最终顺利完成143根水管更换项目,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聚焦民生靶向施治,绘就全民共富新画卷。充分用好“红杨伙伴‘说’”意见征集机制、小区“社情民意气象站”和睦邻站“回音壁”双平台,有效征集群众建议,建立需求清单,聚焦民生小切口,在精准选题、精准议事、精准督办上下功夫,提升群众幸福感。桐城景苑“社情民意气象站”收集到多位老人反映希望小区内安装适老化健身设施的诉求,社区党委会同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多方开展“专题专项”议事协商,顺利在小区内完成了18套适老化健身器材安装。
深耕项目塑造品牌,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机制,激发多方参与,在相互碰撞、协商、求同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项目化运作推动一项项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落地,迭代升级“伙伴未来,红杨Yi家”社区品牌,打造现代社区治理样板。三方协同推进中虹天地“上新”4个非机动车充电停车棚,为1300多户居民解决了停车难问题;解决金盛花园多年积水困惑;通过三方牵头组建“文明来敲门”队伍,解决轩景苑楼道堆放“老大难”问题,有效地破解了治理顽疾。
三点启示
党建引领把方向,推动协商出成效。“三方协同 伙伴共治”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在三方议事协商过程中,筑牢议事“主心骨”,把好协商“主方向”,确保“议”有规矩,“议”有目标,“议”有成效。
多方参与聚合力,打好基层民主牌。打破单一的社区服务模式,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力量融合到协商治理中来,变“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机制创新强保障,议出基层新经验。聚焦探索机制创新,以“社区参与式治理模式”为指导,创新推出“三方协同 伙伴共治”基层议事协商机制,以项目化运作助推民生微实事落地,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议事协商经验。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