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合拳”

本刊编辑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党建引领,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使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党建引领不是大包大揽,替代一切,而是要发挥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作用。为了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有效、科学、高效开展,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各地也建立健全相应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联动,着力在推动强化党建引领、促进部门协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整体效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发动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减负,是当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项长期任务。各地不断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机制牌子及证明事项等工作,推动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探索建立村(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既要为基层减负,也要为基层赋能。通过明晰权责边界、划分条块事权、理顺职责关系,使基层干部履职有依据;通过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下沉基层,赋予基层干部工作有职权。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推动职责“归位”,解决基层“超载”,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

树典型促提升,强化示范带动作用。精准掌握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地方推进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总结、发布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各地努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发展需求、群众诉求的经验、做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我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金字招牌”,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各地打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合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机制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本期重点策划聚焦贵州省遵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推动遵义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责编:蔡梦达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