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持续开展“续写誓词碑精神 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普洱市旗帜鲜明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凝聚起各民族群众的共识与合力。“幸福勐梭”宣讲团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围绕“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怎么讲”四个问题,大胆创新,探索具有镇域特色的宣讲团志愿服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志愿服务+文化传承”,构筑民族团结精神家园。打造“观礼之路”精品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以情景剧的方式,宣讲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进京观礼的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孟连县民族历史博物馆志愿服务、宁洱县德化民间“三弦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服务、“文艺进基层 振兴乡村梦”志愿服务等项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志愿服务+特色活动”,凝聚民族团结奋进力量。整合村(社区)各类站点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队伍,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各项活动聚人气、有活力。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丁同学志愿行”项目,面向大中小幼学生、社区居民、游客等群体做好服务。同时立足属地,组织热带作物学院学生志愿者参与国际马拉松比赛、彩绘墙扮靓美丽村庄、林下种植农业指导及直播助农实践等活动。
“志愿服务+多元需求”,打造民族团结美好生活。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为群众服务中,通过走访入户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义诊义剪、关爱慰问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享受看得到、摸得着的关怀。建立群众需求与社会慈善资源对接机制,动态收集群众需求信息,集聚各方力量开展公益活动。开展科学普及惠群众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优质卫生服务,护航群众健康生活。根据城乡发展新形势,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覆盖城市和乡村,打造“情暖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关爱老年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和金融服务心贴心“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活动。
“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形成民族团结共建格局。打造孟连县“法律明白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等,发挥志愿者专业特长优势,加大法治宣传、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古城镇“双语警务”志愿服务项目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乡音连接乡情,构建“一村一辅警”双语警务模式,把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教育、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让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纠纷小事”在第一时间解决。
(云南省普洱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