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推动民生诉求“大起底”提质增效

吉林省吉林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构建广泛摸排问题、聚力攻坚破解、固化有效机制工作闭环。

用三项措施提升工作开展的力度深度广度。抓关键,强化工作开展力度。吉林市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由市级领导提级担任专班组长,统筹推动落实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抓统筹,增强工作开展深度。组建民生问题受办中心作为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工单受理、督导回访、数据汇总、技术指导5个工作组。规范问题描述、派单标准、上报流程、办理回复“4个标准”,制发平台操作、流程展示、常见问题解答3本手册,详细讲解民生问题摸排、录入、办理及具体工作环节,切实把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各个环节穿凿做实。抓创新,拓宽工作开展广度。依托城乡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开发线上民生问题受办管理系统平台,充分与“12345”便民热线中心联动融合,实现全市民生问题“一屏统揽、一网统管”。开发掌上化、数字化直报功能,在便民江城微信小程序开通民生事件上报入口,发动全市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等成为民生问题采集者。

以三化方式实现问题摸排的精准系统清晰。凝聚多方力量进行网格化摸排。按照全参与、不交叉、全覆盖原则,划分包括居民住户、个体工商户等在内的民生问题摸排网格1.3万余个,党员干部践行“四下基层”,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群体利用走街串巷、上门配送间隙,社区志愿者借助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契机,实地走访,全面收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问题。发挥部门作用进行系统化摸底。组织各部门立足工作职责分析研判,全面系统梳理矛盾突出、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按照群众感受最深、关切最重的身边问题,时间跨度长、解决难度大的历史遗留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相对集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施策,实现“剖析一个问题、破解一类问题”目标。分类建档立卡进行清单化管理。针对系统自查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问题逐一建立《问题档案》,针对调研摸排民生问题建立《民生问题查摆清单》,逐个明确责任人、解决措施、完成时限,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用三个闭环保障民生服务的长久常态长效。建立部门尽责闭环。制定接单、研判、派单、办理、回复、反馈、回访、督办、评价、通报“10步闭环工作流程”,落实“首接负责制”,确保摸排起底的各类民生问题都能“有人接、接得住、速办理、办到位”。建立攻坚销号闭环。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项攻坚,实施优化就诊、畅通道路、景观提升等专项工程,真正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建立成效固化闭环。通过运用大数据定期梳理“未诉先办”事项,以预警通知方式提醒相关单位提前谋划、主动解决;注重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指导同类事项办理,切实推动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不断走深走实。

(吉林省吉林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