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在居民楼里建立“党员家庭代办站”,276名党员为居民无偿提供代办服务;“吊车侠”兰郡泽冒着生命危险救出14名被火围困群众……作为雷锋精神发祥地,众多“百姓雷锋”犹如璀璨的繁星点亮了抚顺这座城市,他们所形成的道德力量,持续引领着城市社会风尚。
不仅仅在抚顺,如今,雷锋精神正在各地各类志愿服务中发扬光大。
“车号4722T呼号606张庆玉,从进步道免费拉载一位75岁老人到鹿景苑小区。”“这是他本月第20次做好事,我们为其‘爱老助残做好事,立足岗位学雷锋’的公益行为点赞。”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微信群中的对话。青山区雷锋车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一月一主题·聚爱公益行”等活动,不仅带动包头市打造了一批红色志愿团体“雷锋班级”“雷锋车间”“雷锋商企”,更点燃了包头市新兴领域志愿服务事业的红色引擎。
新时代新征程,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推进。
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蓝天救援队训练新基地的装备室里,一场紧张而刺激的索降、崖降训练课正在开展,通过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寻找走失人员等一系列课程,不断提升志愿者专业技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开展救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洪涝……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们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居民阿暖是一位残障人士,一度比较自卑。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帮扶下,阿暖逐步开朗起来,并加入志愿者行列。潍坊市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全市180万名志愿者、1.28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组建“1+17+N”服务队伍,完善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及时提供有效服务。该市以“志愿之城·更好潍坊”总品牌为牵引,培育“党员雷锋团”“民生大集”等服务品牌631个,实施温馨中高考、为奉献者服务等活动,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小善渐而大德生,小善聚而大爱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在传承中不断升华。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