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叶子都要飘零落下,干吗还要生长在这里呢?”
“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是为了一起过那么长一段快乐时光。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是为了四季。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清明节假期回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七中学、梧州市逸夫小学等多所学校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堂特别的“生命健康教育”课,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走进城里乡间无数个教室,刮起一阵感受生命、发现美好的“清风”。
2017年至今,广西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心理干预、心理救援40多次,心理健康辅导300余场,受益人数超过7万。在2022年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实力为基础,专业来说话
“建立自己的压力应对‘银行账户’,从生活小事中为自己积累应对压力的‘本钱’。”对于医护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等心理压力大的职业群体,志愿者们不仅送去心理关怀,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将“今天睡了个好觉”“今天我控制住了情绪,真棒!”等“小确幸”时刻记录下来,储存为化解压力的内生力量。
作为广西第一支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自建队以来,就以专业上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在队员普遍具备心理专业资质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开展2次集体学习。10多年来,队伍已组织开展40多期学习培训,涵盖应激干预、音乐治疗等多个主题,不断接触新方法、糅合新经验,“锻造”出高素质心理志愿服务队伍。
必须与“心理危机”抢时间!
“他们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哀伤痛苦中,丧失感、孤独感、内疚感甚至是愤怒。他们听不到、吃不下、睡不了。我们首先要陪伴他们,与他们共情,安抚他们的情绪,想办法让他去吃饭、睡觉,把他们拉出来走动走动。”2022年“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后,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作为第一支到达、最后一支离开的队伍,为868名机乘人员家属、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提供了心理干预和疏导,为化解遇难者家属过激情绪、消除救援人员心理不适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今,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共参与了10多起突发重大事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救援行动。看到灾情报道的第一刻,队员们就下意识地开始担心受灾群众的心理状况,确定灾害类型、发布招募公告、调集救援物资、集合奔赴现场,一系列熟悉的流程已成为志愿者们心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成年心理服务,没那么简单
暑期外出游玩的学生晚上突然发来满是消极情绪的微信,志愿者迅速回复;意外来访的失聪女孩,志愿者巧用画画交流;被校园霸凌的孩子抗拒上学,志愿者用“魔鬼代言人”技术逐步引导;中高考前夕、突发危机事件后,开通心理咨询志愿服务专线……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真正将志愿服务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帮助每一个处在心理困境中的孩子。
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还积极与学校、专家及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除了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之外,志愿者们还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基地,进行线上心理疏导、个案辅导预约、线下面对面心理辅导的层级渐进服务,2019年以来,来访者已经超过1000人次。志愿者们深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为平安校园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追踪服务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属心理状况,陪伴重度疾病患者家属,为应急救援队员开展心理健康宣讲,劝导城市流浪者接受社会救助并再次进入生活正轨……“心”里的事没有小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推出针对各类人群、涵盖各种情况的专业心理服务,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成为社会心理健康防线上的“人道卫士”。
(《中国志愿》2024年第8期)
(责编:田文昕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