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退伍不褪色,“布鞋老兵”的志愿人生

“救灾也是战场,我将生死度外!”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退役军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馆,有一件特别的展品引人关注,那是志愿者王迪在参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写下的遗书,那时的王迪还未满22岁。回首志愿服务历程,这封泛黄的遗书已然是他的精神“坐标”,那次难忘的救援,也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植入心底。

王迪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担任着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他15年如一日,带领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无偿献血、助农增收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质,成为萧县家喻户晓的“活雷锋”。

在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王迪被推选为“最美志愿者”。

一面“鲜艳”党旗树起志愿服务标杆

1986年9月,王迪出生在皖北萧县的一个小山村,在淮海战役革命事迹的熏陶下,他从小就立下“从军报国”的宏大志向,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卫国戍边的武警战士。退役后,王迪回到家乡萧县人民武装部担任县民兵教练员。2013年春节,在研究化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题时,王迪看到退役军人“缺资金、缺指导、缺组织”的现状,为帮助更多的人,他毅然辞去安稳的民兵教练员工作,开启创业生涯。他成立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并在协会基础上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各类抢险救灾号召。“党旗插在最危险的地方、群众直奔有党旗的地方。”看到群众最信任的是党员、最安心的是看到党旗,王迪不禁问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志愿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党支部呢?”于是他积极向上级党组织申请,在2019年8月成立了中共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支部委员会。

“我们成立了党支部,在活动中树起党的旗帜,这对于我们是种激励,对群众是种希望。我们是党员,就代表着党的形象,所以我们党员就要树标杆,哪里最危险带头上;我们协会也要做标杆,在救援活动中走在前。”党支部成立后,王迪对协会成员们强调。

2020年7月,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党员突击队在江西九江抢修大堤。

王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4年6月19日深夜到20日17时,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普降暴雨引发汛情,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闻“汛”而动。由于灾区情况不明,危险隐患多,王迪说:“第一批救援党员带头,我是支部书记我先来。”于是他带领救援队首批11名成员,携带冲锋舟4艘、车辆2台、消毒机4台、无人机4台、消毒液500箱及其他各类救援物资,连夜赶赴歙县灾区。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党员先锋队在前线执行人员转移、洪区消毒、灾情侦察等任务,先后转移群众385人、运送物资600余件、入户消毒200余户、公共场所消毒2600平方米。皖南归来未卸甲,湘江告急再出发。

7月3日,王迪作为党支部书记,又率领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志愿服务队千里驰援湖南平江。王迪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奔赴一个又一个救灾的现场。

一套随身“宝贝”夯实志愿服务基础

认识王迪的人都知道,这位“抠门”会长随身携带三件宝:党徽、水壶和布鞋。办公室沙发破了补、补了破,一直未换,救援时用水壶接水不喝瓶装水……他经常说:“咱们节约一瓶水,灾区群众就能多一份物资。”

节流易,开源难。创业之难,远远超过王迪的预料。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没钱给车加油。硬生生地逼着自己学会十几种技术,掌握了管理的精髓。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他带领退役军人承接10余个大型工程项目,他们以军人的品质、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工程工序,创新工艺办法,打造了良好的口碑。

积累了家底,就有了做好志愿服务的保障。王迪先后购买了冲锋舟、无人机等设备,推动了救援设备提档升级,也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多的支援:在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他和团队毫不犹豫拿出100万元救援,2023年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时又拿出80万元购买物资千里驰援,2024年6月份安徽、湖南多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再拿出28万元用于抢险救灾……15年间,他和团队累计捐款捐物达500余万元。每一次救援任务,他都会在财务审批单上毫不犹豫地写上:不计代价。

一次“人生”转型壮大志愿服务力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王迪众多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在教练员的生涯中,王迪还主动承担关爱老兵、化解矛盾的任务,成为老兵心中的“知心人”。辞职创业后,王迪把扶持退役军人创业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开设“老班长工作室”,走遍全国30多个大型农贸市场,采用“党建助农”工作法开展助农服务,年销售破亿元。同时为2000多名退役军人及其亲属解决就业岗位,扶持166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带动500余家商户成为双拥商户,在全县开设33家军创实训基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5年来,王迪参与30次应急救援任务,志愿服务时长1.4万小时,主导成立志愿服务项目99个。在王迪的示范带动下,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志愿服务队规模不断壮大,至今已有1400人。王迪还“因人设组”,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大家的长处,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先后有10余人荣获国家级、省级表彰。

“布鞋也许不如皮鞋威武、不如运动鞋帅气,但是穿着接地气、不忘本。脚上的鞋永远不改,我志愿服务的心永远不变。”王迪说。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