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手代红辉:灯亮一盏 照亮一片

从当初只有15人的党支部,发展成如今拥有77个党支部、384名党员、覆盖300多家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委,多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委书记代红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坚持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相结合,把非公企业主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把党员一个个找回“家”

2002年,开远市乡镇企业局下属的6家企业相继倒闭停产,企业职工自谋出路,其中一些党员难以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当时49岁的代红辉作为乡镇企业局综合党支部书记有了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名单把失联党员再组织起来。

当时对党务工作还不太熟悉的代红辉一看名单就愣住了,15个人的名单上,除了姓名以外别无其他信息。没地址、没联系方式,该上哪儿找?

“既然党组织把任务交给了我,我就有责任完成好这项工作。”代红辉回忆说。靠着一份名单、一个手电,代红辉走遍全市大街小巷,一个个核实,一家家拜访,历经48天、300多公里的寻找,终于将名单上的失联党员带回了“家”。

“下岗以后长期在外奔波,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党员刘寿春激动地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员来自浙江、福建、重庆、上海等多个省(市),涵盖建筑、房地产、家居装潢等60多个行业。

点亮非公党建航向“灯塔”

非公企业党建存在党员居住分散、集中教育难开展、党员流动性大、党性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怎么破解?

代红辉坚持从党章里面找办法,在抓覆盖上寻突破,在抓规范上下功夫,在抓管理上找规律,在促发展上求实效,以“轮流坐庄”的形式丰富党组织活动,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常态化组织新发展的党员到遵义、百色、老山等红色基地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从源头补足党员的“精神之钙”。坚持以党建树形象、以口碑赢效益,潜移默化教育引导非公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回报社会,倡导党员企业主“亮党员身份,亮服务承诺”,在党员经营户门前摆放“党员诚信经营户”“党员诚信经营户公开承诺书”等标牌,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党员诚信经营“一条街”和“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多年来,党委覆盖的企业没有出现过关停、倒闭或被投诉的情况。

“灯亮一盏,照亮一片”,随着“代红辉书记工作室”的成立,代红辉受邀到各地交流90余次,互动2万余人次,她所在的党委和下属党组织先后获得省州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建起非公领域“温馨之家”

非公企业党建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针对无经费办公的困境,代红辉自掏腰包开展支部工作;针对无党支部活动阵地的局面,她想方设法借用场地开展组织活动,带领非公企业党员变单打独斗为团结一心。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代红辉告诉记者,要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好,就需要用心。她每年对支部书记和党员“家访”1~2次,能叫出党委所有党员的姓名、掌握覆盖企业的经营情况;先后成立了经济研讨、礼仪服务、球队、合唱队等26个服务小组,做到“老人有人想,小孩有人管,屋漏有人补,水电有人修,遇事有人帮”;坚持每年对困难党员进行关怀慰问,对无亲属的流动党员安排支部党员轮流照顾。

代红辉坚持“党有部署我紧跟,党有号召我带头”,引导所覆盖的300多个企业主动服务和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由她主导组建的一支40余人的非公共产党员突击队,常年活跃在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社会公益事业和应急工作一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持续拓宽‘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党建’的工作路径,进一步提升非公企业党员的凝聚力。”谈到下一步工作,代红辉信心满满。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