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李长洪:一切在于人,一切为了人

  李长洪,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曾荣获“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民革榜样人物”“重庆社会工作名家名师”等称号。目前,全国共有151万持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李长洪就是其中之一。十六年来,她致力于帮扶智障、精神残疾等困难群体,从青涩学生成长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帮助20多位智障人士就业

  2008年,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李长洪,进入一家智障人士服务中心担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需要教他们基本生活技能。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她能基本掌握特殊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可因为第一次付诸实践,还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李长洪需要叫他们起床,教他们穿衣服、叠被子,还要教他们吃饭。简单的生活技能要反复教授,今天学会了,明天可能又忘记了。对于障碍程度好一些的孩子,李长洪还要训练他们的工作技能。

  对于李长洪来说,工作最大成就是看着一个又一个被大家认为“不可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服务对象,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年,她带着四个智障青年走进咖啡店面试,几经波折,最终有一名智障人士面试成功。“那个孩子我们训练了两年多,他能应聘成功,就是被社会认可,这份工作真的会改变他人生,我激动得一夜未眠”,李长洪说。

  李长洪在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工作5年,直接服务了200余名智障人士,深度介入60多个个案,帮助20多位智障人士成功稳定就业,从一名“菜鸟”变为成熟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对社会工作行业认知也日益深入全面。

  服务200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

  随着重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李长洪进入了重庆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担任项目主任,主要负责社区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由于这个领域的特殊性,李长洪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服务经验,只好自己摸索。

  “刚开始,有些家属不太理解,他们在长年累月照顾精神障碍患者的过程中耗尽心力。我们曾无数次被服务对象及家属拒绝和怀疑,甚至还遭遇放狗咬、被当成骗子而报警等经历。”李长洪说,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她没放弃,带着团队,以真诚赢得服务对象及家人的信任,先后为200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了基础档案,建立跟进、走访、动态管理、需求回应式服务机制,探索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平台、以医院为支撑、以社工为纽带的服务模式,硬是在看似无法立足的空间里拓展出一片领土。

  协助精神障碍患者售卖手工制品,陪伴患者前往其他社区教授居民手工制作,链接爱心企业让患者参与产品代加工……李长洪带领团队相继组织了上千场社区康复服务,支持2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实现庇护性就业,2名精神障碍患者独立就业,像一束光照进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

  参与“五社联动”的社区实践

  在做好特殊群体服务的同时,李长洪带着团队积极探索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从2021年开始,依托谢家湾街道社会工作站,聚焦城市更新和居民需求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在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开展城市更新过程中,李长洪带领团队,在社区“两委”支持下,深入居民家庭走访、谈心,了解需求,组织召开院坝会、居民建议征集会、专家讲座等活动10多场,让居民了解相关政策;面对辖区老年人口多、新就业群体多等特点,通过上门探访、个案管理、组织活动、建立专项基金、开展专业培训等服务近100次,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针对辖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争取街道的支持成立社区基金,邀请居民骨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大赛等方式整合辖区资源发布项目20多个,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引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面对社区专业人手不足、服务手段单一等挑战,牵头建立专家工作室,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外出参访、服务沙龙等活动10余场,提升社区工作者、社区骨干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李长洪和团队依托街道社工站,使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在街道层面实现了“五社联动”,让人民建议征集更有力度、社区人才赋能更有精度、社区资源整合更有广度、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更有深度、社区基金运营管理更有效度、专业服务项目开展更有温度。

  这些年,李长洪带领团队先后服务了200多名高龄老人、500多名困境儿童、200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近万名社区居民…… 她说,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的目标是将党的温暖和专业服务切实带到群众身边,让她们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好党在基层的得力助手,是李长洪作为一名基层社工最坚定的理想和最执着的追求。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